2020年11月7日,新黄金城667733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疫情下我国劳动就业的新挑战与社会保障应对” 学术研讨会。来自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17家高校的21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研讨会,并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劳动就业、新业态经济、社会保障应对等热点,展开学术探讨。
我校马卫华副校长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马卫华副校长指出,在后疫情时代,聚焦劳动就业,关心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能以本次研讨会为平台,畅所欲言,提出建设性思路。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卫华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大松做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的重点与面临的挑战》的主题发言。他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和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老龄化凸显的背景下保障“老有所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深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共11项问题。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邓大松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做了题为《数字化、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的关键问题在于权益的公平性、责任的清晰度和技术的先进性,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在于,从横向看需要完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和就业保障制度等,从纵向看要让基本保障达到或回归保基本,增强中高收入阶层参与和获得补充性保障的内在动力。此外,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同样重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文炯教授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席恒做了题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与养老保险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我国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发展态势,并分析了这部分人群养老保险参保现状与需求,通过对比传统工作场所和新业态网络平台的劳动关系,厘清平台组织本身是一个市场主体,应当承担社会保险的缴费责任,最后提出了新经济条件下养老保险政策的优化路径,包括纳入性保障、融入性保障、衔接性保障和创设性保障。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病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副主任俞文兰,就其关注的“新兴劳动领域的健康问题与健康保护”做了主题发言。她首先介绍了新兴劳动领域的职业卫生特点,包括超时工作、职业压力大、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心理问题凸出,并通过大型流动女工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建筑装修、环卫、家政等行业女工群体职业伤害的表现,最后提出应当从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和社会机构四个层面加强基本职业卫生健康服务。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病研究所俞文兰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韩克庆做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降低企业社会保障缴费的政策意蕴》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疫情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减缓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费的具体措施,并对政策效果做了数据测算,再从医保报销、失业保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消费券做了政策延伸,最后对相关问题如规范参保、政策落地、统账衔接三方面提出了他的看法,落脚在“不确定环境中的政策确定”这一政策意蕴。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韩克庆教授
此次研讨会共设立三个分论坛,在以就业与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魏万青从住房政策的视角对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住房制度与劳动力结构供需错配导致就业“去制造业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刘林平教授基于多源数据对中国城镇家庭“一老一小”照料需求进行估计,得出相关就业岗位数值和产值,并对缓解中国家庭照料负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毓铭教授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从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特点与主要问题、防范与化解重大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风险等与大家分享了劳动就业过程中三大关系即劳资关系、劳政关系和资政关系的转化与演变。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谢树兴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指出了我国当前劳动关系实践的新议题,包括零工经济与劳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的协同治理,和发挥传统文化在建设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等。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万青教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刘林平教授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林毓铭教授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谢树兴
在以新就业形式及社会保障应对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岳经纶,从弹性安全视角出发,以职业风险保障为例探讨我国如何在就业灵活性与风险保障性之间取得平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谌新民,从保就业、调结构角度出发,为十四五时期广东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阳义南教授对新冠疫情下的弹性工作制的实施现状、实践价值做出了阐释,并介绍了弹性工作制对员工和家庭影响、对企业影响和对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影响的三大未来研究方向。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社会保障系主任汪伟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特征与原因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十四五”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汪华研究“机器换人”对工人就业的影响,最后得出智能制造不一定会产生岗位替代效应,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吸纳和缓冲效应的结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鲍春雷通过一手调查数据,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并从扩大需求、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兜住底线四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岳经纶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谌新民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阳义南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汪伟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汪华教授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鲍春雷副研究员
在以社会保障转型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王增文首先介绍中国医疗费用上涨的驱动逻辑,通过分析医疗保险筹资的学理基础及世界不同国家医保筹资模式,提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医疗保障筹资的建议。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开云教授从分析社会保障给付结构入手,提出了从现金到服务转型的转换动力,最后提出以服务为本的社会保障给付结构的生成路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高明副研究员通过定量研究刻画了零工经济背景下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险参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最后得出虽然零工经济确实造成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群体在社会保险参缴上的差异,可是也需要正视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抗冲击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杨正喜首先论述了零工经济概念及其运作基础,从劳动关系认定、劳动权益保障和劳动者身份三个层面分析了零工经济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调整规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军强教授,通过对中国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强制性社会保险软化执行的原因。新黄金城667733张国英副教授介绍了本系“疫情下广东省流动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调查”的初步分析结论,包括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的相关情况。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王增文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开云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高明副研究员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正喜教授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军强教授
新黄金城667733张国英副教授
新黄金城667733孙中伟教授
本次研讨会在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纷呈的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圆满地落下帷幕。最后,新黄金城667733孙中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本次研讨会围绕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后疫情时代社会保障应对、社会保障在新业态经济下的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成果丰硕,体现了学术服务社会发展,学术紧扣民生现状的特点。同时,也为我院与各大高校之间展开社会保障领域的学术合作奠定坚实基础。